客服热线:18211192402

中一光学「萤火」APS-C T1.0 电影镜头测评

   2023-06-02 影像狗
核心摘要:「中一光学」这个名字,大家一定不陌生,毕竟这也是国内早期开始制作单反镜头的厂商,早期是与日厂合资生产,到 2004 年独立出来,2010 年开始出产数码单反相机镜头。

「中一光学」这个名字,大家一定不陌生,毕竟这也是国内早期开始制作单反镜头的厂商,早期是与日厂合资生产,到 2004 年独立出来,2010 年开始出产数码单反相机镜头。

其中,中一于 2011 年发布的 50mm F0.95 为人所熟知,早期大光圈镜头都非常昂贵且稀少,国产厂商有能力推出这种镜头非常震撼。可惜,也许是受限于当时的光学设计能力,画质确实令人难以满足,后来 2012 年的 APS-C 画幅的 35mm F0.95 镜头也仍然在画质表现上留下一些遗憾。

不过,中一的光学之路并没有因此停下,他们一直在更新自家的超大光圈镜头系列。而最新的产品就是这套「萤火」APS-C 画幅 T1.0 电影镜头系列,分别是 20mm T1.0、35mm T1.0、50mm T1.0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表面是 APS-C 画幅镜头,但是我们从官方了解到,20mm 和 50mm 这两颗镜头也基本上能覆盖全画幅像场,只会有比较轻微的暗角,因此全画幅设备也可以尝试使用 ~

三支镜头规格:

外观设计

我们这次拿到的是富士 X 卡口的镜头,整套镜头由一个箱子包装,非常有电影镜头 " 范 ",在运输时也能够保证镜头的安全。

三支镜头镜身均为金属材质,镜身为黑色,配合黄色字体刻度,显得专业且稳重,也与中一早先推出的电影镜头的设计语言保持一致。

它们的体积一致,均为 φ 88mm x 93mm,同时对焦环位置也相同,因此在相互之间更换时,也不需要再重新调整配件位置。

20mm/35mm/50mm 的重量分别为 730g/g/820g,在大光圈定焦电影镜头阵营里也算是相对较轻的,即使搭配普通稳定器也能很好地使用。

三支镜头的滤镜尺寸均为 77mm,采用内对焦设计。

卡口部分同为金属材质,由三颗螺丝固定,保证了卡口部分的强度,但略显遗憾的是缺少用于防水防尘的橡胶圈,若是能配备的话,相信会给摄影师带来更多的安心感。不过因为是纯机械镜头,并不含电子元件,所以其实对于镜头来说是不怕水的。

三支镜头的对焦行程都达到了 270 °,手感总体来说比较顺滑,超长的对焦行程也符合视频拍摄中对于精细对焦的需求。对焦环和光圈环均使用标准的 0.8mm 齿轮间距,方便各种配件的使用。

光圈环的行程约为 60 °,并且分布在镜身左右两侧,这样摄影师无论从哪一侧都能快速确认光圈的位置。作为电影头,自然是无级光圈环,总体阻尼适中,但我们拿到的这颗 50mm 的光圈环阻尼非常小,还存在着一些旷量,怀疑存在一些品控问题,当然也有可能是工程样品的关系。

T1.0 的光圈可以说是 " 夜神 " 镜头了,而这样的超大光圈的镜头的实际体验究竟如何呢?

理论测试

001 分辨率测试

我们使用富士 X-H2 的 8K30P 录制规格分别对三支镜头进行了分辨率测试,ISO 固定为 F-Log 模式下最低的 ISO500。

我们将画面放大 500%,分别截取最大光圈以及锐度明显开始提高的一档光圈,来看看画面的细节:

20mm T1.0

20mm T2.0

20mm T4

20mm 这颗镜头在全开光圈下有比较明显的色散,画质较软,但在 T2.0 开始锐度就有了明显提升,进一步收到 T4 后画面质量进一步提升。

35mm T1.0

35mm T2.0

35mm 这颗镜头在全开时画质比另外两颗稍好一些,在 T2.0 开始锐度就达到不错的水平了。

50mm T1.0

50mm T2.0

从测试中可以看出,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,三支镜头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色散,画质也偏软, 不过作为超大光圈的镜头,这一点倒是情有可原,况且在视频拍摄中,镜头的解析力并非是最重要的指标。三支镜头都是从 T2.0 开始锐度得到提升,继续缩小光圈便能获得更锐的画质,不过我们相信更多场景下还是使用大光圈拍摄,以获得更多进光量和更好的虚化。

三支镜头的 MTF 曲线图:

从 MTF 上来看,从中心到边缘还算比较平滑,分辨率上满足视频拍摄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
002 虚化测试

我们对三支镜头分别进行了虚化测试,可以看到焦外光斑总体来说比较柔和,且光斑圆润,没有明显亮边。拍摄视频的时候焦外表现更加重要,尤其是对于大光圈的电影镜头,柔和漂亮的焦外可以营造出更唯美的氛围感。

003 畸变 / 暗角测试

我们分别测试了三支镜头的畸变和暗角情况,三支镜头都存在轻微的桶形畸变。

三支镜头在 T1.0 和 T1.4 下均存在轻微暗角,但进一步收缩光圈后就几乎不可见。

004 眩光测试

眩光控制方面一直是国产镜头的弱项,在如此大光圈的镜头下更是如此,不过我们还是来看一看它们的表现吧。

20mm

35mm

50mm

从实测来看,这三支镜头光圈全开的时候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眩光的,使用时需要注意规避或者合理利用以制造特殊氛围感。

005 呼吸效应

镜头呼吸效应对于视频拍摄来说是值得关注的一点,我们自然也对三支镜头进行了呼吸效应测试:

20mm

35mm

50mm

从测试图中可以看出,20mm 这支镜头的呼吸效应还是控制得很好的,另外两支的呼吸效应也相对轻微,总体来说对视频拍摄都比较友好。

综述

我们使用这三支镜头在超高光比的环境下拍摄时,能够明显地能感受到紫边和色散,一旦来到不是特别极端的画面中,色散的影响就不是那么明显了,而且 T1.0 的超大光圈可以带来梦幻的虚化效果和优秀的画面氛围感,也能让高感稍差的 APS-C 画幅机型实打实地降低在夜间拍摄时的 ISO。在收光圈至 T4 后,画面的整体质量会更好,紫边和色散的问题也会得到大幅改善。

总的来说,从这三颗镜头还是能看出中一多年的光学积累,画质表现尚可,光圈非常大,价格在电影镜头中也算实惠,你们怎么看呢?

优点:

1. 性价比高,适合入门级影视用户

2. 超大的进光量

缺点:

1. 光圈全开时,在超大光比的场景下,色散稍多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佳能 EOS R8 相机评测

上一篇:

京津冀广电局签署深化大视听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
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 kefu@cnrft.com
 
0相关评论